各相关学院及教师:
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把雄安新区打造成为机器人示范应用新高地、技术创新策源地和高端制造集聚地,促进我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组委会在首届举办雄安国际服务机器人大赛的基础上,举办“2025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公开征集机器人关键模块、先进技术和新业态等优秀创新成果(详见附件大赛公告)。现将报名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赛道
(一)机器人关键模块赛道
面向工业、特种和服务机器人通用共性模块,瞄准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关键模块在重点行业、领域推广应用,重点征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模块。
1.通信模块。包括数据收集传感、数据网络传输、数据存储服务等模块,可实时监测环境参数、设备状态和用户行为,能够通过识别分析,自动执行预定义的响应。
2.驱动模块。包括液压、气动和电动模块,以及由三种基本类型组合成复合式的模块,可执行操作系统通用指令,同时具备设备状态监测、信息反馈等功能。
3.感知模块。包括接受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和力矩等指标的感知模块,能够把机器人各种内部状态信息和环境信息,从信号转变为机器人自身或者机器人之间可执行数据。
4.环境交互模块。包括与外部环境交互和协调的模块,能够与外部设备集成单个功能单元,或与多台机器人、多台设备、多个存储装置集成复合功能单元。
5.人机协同模块。包括指令给定、信息显示、指令控制、危险信号反馈处理等模块,可与人协同处理重复性任务,能够完成难度较大的自动化生产和服务流程。
(二)机器人先进技术赛道
重点征集机器人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突破性前沿技术,重点征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
1.机器人操作控制技术。包括工业机器人开环控制技术、其他机器人闭环控制技术,可以根据机器人的作业指令程序以及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支配机器人的执行机构去完成规定的运动和功能。
2.自主移动技术。包括自主定位导航、路线规划等技术,可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在没有预先设置路径的情况下,实现自主分析和规划路线。
3.智能交互技术。包括情感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能够与人进行互动,理解并回应用户的情感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4.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对文本内容、图像、语音识别等技术,可实现数据双驱动、认知推理、智能决策,自学习、记忆机理、意识处理等能力。
(三)机器人新业态赛道
面向机器人未来应用场景,围绕雄安和全省机器人应用重点领域,聚焦机器人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创意,实现机器人与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机器人与机器人、机器人与后台大模型等协作解决方案。重点征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硅基生命街区搭建。包括硅基生命街区场景整体方案、具身智能技术应用、全街区人机协作多机协同应用等。
2.人形机器人技术拆分应用。包括机器人骨骼、关节等机械结构在制造业领域应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知系统在智能检测设备应用;电池、能量回收等能源系统在移动装备应用。
3.机器人业务语言。包括基本任务框架、复杂任务分解,通过运动控制语言、传感交互语言、逻辑判断语言实现具体业务功能。
4.人机交互数据库。包括自监督学习、对比学习、多任务预训练、跨任务知识迁移、任务权重调整等内容,可实现环境感知、地图构建、路径生成、物体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情感识别回应等功能。
二、奖项设置
每个赛道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和奖金。
三、赛事安排
(一)征集遴选阶段(截止至2025年3月)
面向国内外开放征集,各申报单位于截止日前登录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官方网站注册,在机器人大赛报名专栏填写报名材料。
(二)预审初赛阶段(2025年4月)
大赛工作组对申报单位参赛资格进行预审,通过预审的作品由评审专家组进行初赛评选,初赛分别在唐山市、廊坊市和雄安新区进行,按赛道评选出进入决赛的项目,并参与在雄安新区组织的融资路演和应用推广活动。
(三)决赛阶段(2025年5月)
进入决赛的作品,由评审专家组结合现场路演和答辩等情况,评定奖项,颁发证书和奖金。
四、报名方式
请参赛团队于2025年3月31日前登录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官方网站(网址http://xacj.org.cn)报名。注册时选择“团队”入口,团队名称统一为“燕山大学XXX团队”。登录后在“场景征集”中的“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专栏查看具体内容,并填写报名材料。
承诺书等相关材料用印,文件类型选择“横向科研”进行审批。请参赛团队在报名成功后,将相关报名材料电子版发送至邮箱jszy@ysu.edu.cn 报备。
五、联系方式
校内联系人蔡大军: 8518633
大赛报名网站技术咨询柴立身:19003205288
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2025年3月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