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中心

2025年09月09日 11:03点击:

关于“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讲述中国传播中国”短视频大赛燕山大学选拔赛报名的通知

全校师生:

为了进一步凸显大赛“坚定文化自信 增进国际理解”的主题,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全球化表达,提升对外传播的亲和力与实效性,让世界更为具象地感知中国,“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从第八届起增设“讲述中国传播中国”短视频大赛。

“讲述中国传播中国”短视频大赛,旨在鼓励当代学子以短视频形式聚焦、记录、讲述丰富的个人生活体验、校园学习、国际交往、家乡故事、地方文化、地区发展等,展现当代中国时代变迁,并利用人工智能手段,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的传播平台,以沟通对象能够感知和接受的叙事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使每个当代学子都成长为中国文化的民间大使。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讲述中国传播中国”短视频大赛是学校认定的一类创新创业竞赛,现将报名参赛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参赛资格

参赛学生须为燕山大学本科生,专业、年级不限。

二、赛程安排

(一)校赛

即日起—2025年9月16日24时,参赛同学须在学校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平台进行报名并上传作品,搜索(一类校赛)“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校内选拔赛(竞赛编号5-334)。报名时选择“外教社杯”“讲述中国传播中国”短视频大赛燕山大学选拔赛分赛道。双创学分统计、校赛评奖及省赛推荐以发送视频作品为依据。

(二)省赛

参赛作品指导教师负有对参赛短视频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把关的责任,燕山大学择优推荐5个作品晋级省赛,推荐省赛的队伍在2025年9月20前完成省赛报名。

大赛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若干。另设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若干。省赛各组别分别评选出晋级全国赛的作品。本科院校组、高职院校组:每组别的前15%(含)作品晋级全国决赛。

三、作品内容要求

1.紧扣大赛主题“坚定文化自信 增进国际理解”。

2.鼓励围绕个人生活和学习、家乡故事、家乡文化、地方发展变迁等,从多维度、多领域选取题材,创作文案。

3.鼓励基于个人所见所闻所感,以小见大,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真情实感,形成原创性故事。

4.准确把握中国文化精髓,提炼展示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精神标识,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智慧。‌

5.故事有深度,叙事角度新颖,避免陈词滥调,展现独特观察视角。‌

6.从跨文化视角讲述和呈现故事,注重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其中的应用。

7.注重传播效果,讲述生动,有感染力,能引起受众情感共鸣和思考。

8.作品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内容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不得涉及色情、暴力、种族歧视、宗教等内容。

四、作品版权要求

1.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参赛者须确保作品无任何抄袭、剽窃行为。如因作品版权争议引发法律纠纷或索赔,一切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组委会概不负责,并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

2.严禁一稿多投。同一作品不得重复提交至本赛事多个组别,或同时参与其他同类赛事。若出现一稿多投,一经查实‌,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

五、作品规范要求

1.配音与字幕要求:

(1)配音必须由参赛学生自行完成,不可使用人工智能语音或剪辑软件字幕配音。大赛将采取配音追溯机制。

(2)中国学生组作品配音语言为英语,国际学生组作品配音语言为中文。

(3)两个组别的作品均须配中英双语字幕,中文字幕须使用简体字。

2.时长要求:

视频总时长3~5分钟。

3.制作方式说明:

鼓励借助人工智能(AI)辅助作品制作。如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图像、视频、文字等(配音除外),需在作品说明文件中注明所使用的AI技术,引用素材需在明显的位置用文字标注来源,确保无版权争议。

4.技术要求:

(1)作品大小不超过500MB,分辨率为1280×720像素或以上。

(2)画面清晰稳定,音质清晰,格式为MPG、MPEG、AVI、MOV、MP4等。

(3)比例需为横屏16:9。

5.其他要求:

(1)作品中不得出现可能影响评审的诸如所在学校名称或Logo、参赛人姓名等信息。

(2)作品中不得出现任何第三方软件Logo或水印、广告、二维码、超链接或其他外部引流标识。

评审标准

评价项目

评分具体内容

1.主题内容(45分)

1.紧扣大赛主题。

2.题材新颖,内容真实,故事有深度。

3.对故事内涵的挖掘深刻,对中国思想、价值、精神等的展现准确。

4.能够体现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运用,体现出对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5.叙事角度新颖,展现独特观察视角。

2.讲述效果(45分)

1.结构清晰,起承转合自然,逻辑严谨。

2.语言表达得体、自然、流畅,条理清晰。

3.讲述生动,能引发受众共情或价值认同,情感共鸣度高。

4.讲述方式新颖,具有一定创新性。

5.充分考虑了国际受众的特点,能够恰当有效地传递信息,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3.技术合成(10分)

1.画面与音效:画面清晰、稳定、流畅,背景音乐和特效与内容契合,能增强表现力。

2.技术规范:镜头语言有逻辑性,运镜合理,转场自然,视频格式规范,符合技术要求。

七、其他事宜

根据赛制,本次比赛个人或者团队都可报名。如以团队合作形式参赛,团队成员贡献率等同,推荐参加省级复赛获奖团队成员排名不分先后,特此说明。

本届校赛由外国语学院负责组织。联系人:外国语学院杨老师;联系电话:0335-8071141;联系地点:外国语学院综合办公室(二)。




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中心   外国语学院

2025年9月9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