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2025年08月26日 15:56点击:

关于征集地方研究院入驻团队 (第三期)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及相关教职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燕山大学与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共建燕山大学齐齐哈尔研究院(以下简称“齐研院”)。齐研院作为校地合作共建的具有独立法人机构,将充分发挥校地企协同优势,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区域重点产业领域,致力于打造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创新平台,是学校服务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和载体。为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现定向为齐研院征集首批入驻团队。

一、入驻标准

为了保证入驻团队在东北地区高标准的开展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咨询服务、国际合作、高端人才培养以及各类教育培训等活动,特制定如下入驻标准:

1.团队实行团队负责人领导制,须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以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为导向,是齐研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基本组织单元;

2.团队须遵守齐研院各项管理规定,积极参与齐研院组织的学术活动、成果推介和产业对接活动;团队入驻后可依托团队申报成立相应的研究中心,团队负责人任中心主任;

3.团队成员须为学校教职工组成,团队成员需构建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创新梯队,鼓励学科交叉,团队规模5-10人,每位人员限报一个团队。每个团队设置秘书1名,负责团队日常事务及联络。团队成员标准如下:

1)团队负责人应为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卓越的学术领导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经由所在单位同意入驻。理工科类达到如下指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且经费到款总额满足100万元(含)以上;或主持纵横向科研项目到款总额500万以上。文科类达到如下指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且经费到款总额30万元(含)以上;或主持纵横向科研项目到款总额50万以上。

2)团队一般成员应具备优秀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与团队协作精神,原则上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在相关领域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广阔的发展潜力。团队需构建多层次、互补型的科研梯队结构,成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资源整合与对外协作能力,能够覆盖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等不同环节的专业需求。团队一般成员综合能力表现将作为团队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3)入驻团队应具备合理的专业和年龄结构,团队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超过60周岁团队负责人应该具有博导招生资格),团队成员中50周岁以下的至少占50%。

二、享受待遇

齐研院作为学校服务东北振兴的重要阵地,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毗邻中国一重、建龙北满特钢、中车齐车、齐二机床、和平重工等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资源丰富。根据学校与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合作协议及省市相关政策,入驻团队可以享受以下待遇:

1.齐研院将提供科研办公场所及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服务。

2.可依托齐研院申请黑龙江省及齐齐哈尔市各类科研项目;协助入驻团队申请黑龙江省各级政府资助和各类资源,包括“高校院所成果加速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技术转移补助”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资助等;优先与齐研院的合作单位进行成果对接、联合申报省部级及国家级项目等。

3.齐研院将入驻团队成果定期向黑龙江省及齐齐哈尔市企业推送,定期组织入驻团队有针对性的与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及齐齐哈尔市企业技术交流;优先对接黑龙江省及齐齐哈尔市产学研等合作项目。

4.可享受齐研院科技创新资源,在黑龙江地区举办讲座、培训等;依托齐研院联合培养各类研究生。

5.齐研院积极为入驻团队落实齐齐哈尔市人才引进政策。

三、遴选方法

1.团队负责人根据齐研院团队入驻标准组建团队,提交入驻申请书(见附件1);

2.根据年度入驻团队数量规划、入驻团队专业方向与黑龙江省及齐齐哈尔市产业匹配程度、入驻团队整体科研情况以及成员结构等情况,确定入驻团队;

3.签订入驻协议,并进行学校备案。

四、考核方案

采用团队考核制,不对个人进行考核,次年七月份对上一年度成果进行统计,基本考核指标如下:以齐研院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附件2中一类条件1项,或者二类条件3项(同类成果项数不累加计算)。

五、申报时限及联系方式

1.征集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30日18:00,将《燕山大学齐齐哈尔研究院入驻团队组建申请表》发送至科技产业促进中心邮箱。

2.联系方式

燕山大学齐齐哈尔研究院联系人:冯师野  18903351611;

科技产业促进中心:蔡大军  15603342039。

邮箱:kjhz@ysu.edu.cn




燕山大学齐齐哈尔研究院   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2025年8月25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