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属各单位: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全省教育系统防灾减灾有关工作的通知》(冀教安函〔2025〕22号)要求,扎实做好2025年校园防灾减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全面强化校园防灾减灾工作,策划举办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应急疏散逃生演练,营造全员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筑牢校园防灾减灾救灾的安全防线。要切实加强本单位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做到周密部署、预防在先、落实到位,责任到岗、到人,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二、注重防灾能力培养,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各单位要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这一活动主题,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建立完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单位网站、LED电子屏、微信公众号、微博、宣传展板、条幅等媒体平台和宣传载体,广泛宣传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防范应对技能。要结合单位自身特点,通过邀请消防、住建等专业人员举办安全知识教育讲座、组织师生收看防灾减灾公益宣传片、举行专题演讲、举办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广大师生普及防火、防爆、防震、防洪、防台风等安全知识,提升师生的应急避险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薄弱环节排查,深化隐患问题整改。各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作为切入点,立足当前灾害风险的异常性、频繁性、极端性等特点,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组织开展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聚焦用气、用电、动火、实验室危化品的储存及使用、基建维修、电动车充电等重点领域,严密排查教学楼、学生宿舍、办公楼、食堂、实验室、图书馆、近邻宝、超市、施工场地、充电桩等公共建筑设施安全风险,落实网格化安全管控措施。对排查出的隐患要逐一建立台账,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做到“一隐患一档案”。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要立即组织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制定详细整改计划,及时进行针对性布防,挂牌督办,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确保存量隐患整改到位、增量隐患动态随清,严防发生安全事件。
四、完善防灾减灾预案,依法依规开展演练。各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实用管用的原则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所负责业务领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且要在常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极端灾害应对预案或工作方案,做到有备无患。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校属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师生教学、生活场所特点组织开展一次应急避险演练,力求师生熟悉灾害预警信号、逃生疏散路径、应急避险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五、凝聚多个部门合力,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各单位要深刻吸取国内外灾害防范应对经验教训,全面做好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准备工作。要加强部门联合会商研判,根据气象、应急等部门提供的灾情预测预报信息,多途径、全平台向师生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打通灾害风险预警“最后一公里”。要健全应急保障机制,妥善做好应急准备,尽力完善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场所应急预案等,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面前能够迅速响应、科学处置。要强化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等制度,时刻保持应急状态,一旦发生突发灾情险情,确保有力有序高效处置。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项活动的统筹策划和组织实施工作,安全监管部门(学生工作处、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后勤服务中心、校园规划建设中心)和各基层党委要及时将防灾减灾活动开展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开展演练情况、参与人数,宣传教育情况、参与人数等内容,要求简明扼要,突出特色活动和经验做法,附活动开展图片)于5月18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安全工作处邮箱(aqgzc@ysu.edu.cn)。
燕山大学安全稳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5月7日